文明实践报告

时间:2023-12-11 09:32:55

一般而言,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所回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我们经常需要撰写报告,并在完成后仔细核查其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将揭示一些关于“文明实践报告”的内幕,请相信您可以在这篇文章中找到满足您需求的信息!

文明实践报告 篇1

实践目的:

农村的先天优势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也在农村。相比起城市,农村生态基础更好,地域更广阔,治理调整的空间更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人口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半数左右,能够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改善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走向低成本的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用行动参与到建设美丽农村的的行动中去。使广大农村能贯彻落实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让广大农村人民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为前提,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

实践内容:

1.大学生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者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思想前卫,易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大学生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个优势,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与自身学习、工作、生活休戚与共的关系,并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2.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大学生广泛开展绿色环保、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本领,不断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锻炼能力,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地融合和体现在实践中。

3.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创新的推动者。

大学生群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在生态文明基本理念、主要内涵、建设方式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使生态文明成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使生态文明更符合经济建设和时代进步的要求,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不仅要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更要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大学生群体只有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高度来推动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自身不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在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实现和发展。

实践结果:

大学生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也是时代和国家赋予青年的神圣使命。大学生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进步,利用大学生群体的力量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变革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毫无疑问,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内容。历史已经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赋予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要光荣地承担起这项任务。

文明实践报告 篇2

高校“生态文明”实践报告

2012年11月3号这天早上,我们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食堂吃过早饭之后,我们便集体向我们的第一站目的地江西师范大学进发。由师大三桥进入了师大,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不同的校园有不同的文化,我们再次详细了我们的分工与任务,便开始了我们此次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并不是想象中的顺利,也碰到些困难。也许一开始选取的地点不对,匆匆的路人并不是很乐意接受我们的调查,在几次的碰壁之后,我们决定换一个场所。正巧,我们正好碰到两个正在挂横幅的女生,也许他们会接受我们的调查。我们走上前去说明了来意之后,虽然在忙自己的事情,但她们还是愉快的接受了我们问卷,并认真详细的填写,而作为回报,我们帮助她们将横幅高高的挂起,一如我们的行程,总算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

或是从两个女生的身上获取了经验。之后我们的调查进行的颇为顺利,路上很多的同学接受了我们的调查。收回发出的20分问卷,在小小的统计并合影留念之后。我们结束了我们第一站的路程。经过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江西科技学院。不同的地点,却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进入校园,引入眼帘的是一条林荫道,我们当即把这选为了我们实践的地点。我们又将20份的调查问卷发给了来往的同学,很顺利的玩成了我们的外校调查。M.zHiDezhUan.cc

三食堂前便是我们此次活动的第三站,也是最后一站。由于食堂门口的人流量比较大,我们的40份问卷也很顺利的分发了出去,待同学们填完了问卷之后,我们此次的实践便算是告了一个小小的段落。已临近中午,但我们还有未完的任务,在三食堂的二楼,我们整理了此次活动的全部数据和一些影像资料,并进行了此次生态文明调查问卷总结。接下来便是ppt的制作和报告的书写。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分别在江西师大、江西科技、南工进行了共80份问卷调查,其中外校各20份,南工40份。这次的问卷调查一共11题,包括10道单选、1道多选。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体上大学生还是比较关注、保护生态环境的,但是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还并不是那么注重了解。比如说问卷中有一题“我国当前森林覆盖率?”这题按2008年的数据来选应该选A.20.36%,而选其他的选项占了80%,也就是说真正知道这个数据的大学生只占20%不到。还有“生态文明是在那次会议上正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的?”,数据表明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还是不知道其是在“十七大”上确立的。但是对于一些态度鲜明的题目,大家的意见还是十分统一而正确的,比如说“你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80份调查都选择了“十分密切”这一选项;再如“你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谁的责任?”,也是80人都选择了“共同的责任”这一选项。而在对于绿色消费、使用一次性餐具、踩草坪这些具体的生态文明的事例时,也同样体现了出了我们大学生的一些缺憾,我想我们在对于踩草坪、一次性餐具这类事情应该有明确的观点,且能严格地自律,不要为了方便而破坏了违背了我们心中正确的观点。

总之,对于这次问卷调查,我们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从问卷中反应了普遍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了解和看法。

大学生为何要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形成背景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严重的生态失衡使众多生物的生存岌岌可危。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诸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空气污染、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此外,还有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产生生态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国民的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鄱阳湖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典型的例子,鄱阳湖作为全球重要湿地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但是由于随着区域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局部水环境质量处于日渐下降的趋势,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流域土地承载力不堪重负,水土流失,地力下降,所属五大江河淤塞严重,江湖调蓄能力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近几年来枯水季节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季节性变化激烈,枯水期提前,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同时对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保持形成了巨大压力。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长久之计,必须从大学生抓起,而且,生态建设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而且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只有从自己做起,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提高道德水平,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保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使国家更快地发展。

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作为人类文明形式之一的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要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全民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

环境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生态文明教育比环境教育更深入具体,内涵更丰富。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代内间、代际间的关系,根据发展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以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从总体上看,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涉及知识、技能、态度、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的真正觉醒和生态文明素质的普遍提高。大学生是具有较高觉悟和文化素质的公民群体,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人类环境的保护者、创造者,因此,当代大学生是否掌握环境知识,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是否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通过专业的环境、资源、生态知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观、价值观,并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能,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文明的科学知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是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融入社会的基本要求。青年学生朝气蓬勃,自我发展意识强烈,但有些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系统整体价值的认同,缺乏对自然的关爱和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教育在为高校教育注入新的内涵的同时,也为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提供了思想上的帮助与指导。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相关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通过此次实践调查报告反映了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重视专业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教育,没有把环境素质作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列入培养目标。广大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薄弱。同时,高校在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在校园内营造起注重环境保护、重视生态问题的良好氛围,各种环境保护活动、生态知识推广活动多以运动式、活动式为主,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效果也难以达到持续和有效的程度。从现实的情况看,当代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素质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意识淡漠,环境知识欠缺,重大生态问题的冷漠意识和缺位,以及生态责任意识淡薄,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如何在高校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同时,经过这次的生态文明实证调查研究,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更重要是,保护环境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足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学好自己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身边的人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

文明实践报告 篇3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区市党委有关部署,现就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实际,结合时代特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推进乡村振兴,盘活用好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培育向上向善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目标定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实、做透。发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作用,以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单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使之成为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舞台”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乡风文明的“大课堂”,有效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和农村全面进步。

(三)工作原则。加强领导,为民利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思想政治和价值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切实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实践,突出特色。采取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的方式,适时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实践活动,突出特色亮点,满足群众差异化需求。整合资源,用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政府门户网站、“XXX”等载体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实现网上网下互动交流。

二、内容与形式

(一)实践内容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文化传播,深入学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文明行为实践,强化政策落实,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等工作。具体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践行科学理论,强化思想武装。组织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群众领会掌握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农业农村实际,根据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群众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2.联系基层群众,强化政策宣传。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教育、医疗保障、生态环保及法制建设等各方面方针政策;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中央方针政策和区市党委部署要求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群众诚实劳动,不懈奋斗,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生根。

3.践行核心价值,强化社会公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深入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模范以及优秀家风家训故事,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活动,引导农村群众移风易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培育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4.拓宽传播渠道,丰富文化生活。结合“我们的节日”,广泛开展经典诵读、全民阅读等活动,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经常组织开展“爱党爱国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会演、群众体育比赛、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5.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倡导科学文明建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针对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引导教育和硬性约束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

(二)实践形式

针对不同群体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需求取向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重点做好“讲、帮、乐、树、行”。

——“讲”,坚持讲传并重,组织协调志愿者队伍采取集中辅导报告、讲座、培训、线上或分散小型、面对面的咨询、访问、恳谈、交心、拉家常等形式,开展“便民化”“演艺式”“点餐式”“指尖式”宣讲,在田间地头、农村大院、年货大集等农民便于参加的场所,用老百姓听得懂、乐意听的话,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道德,传文明、传知识、传技能,提高群众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

——“帮”,坚持公益帮扶,采取基层群众点单、服务队伍列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协调对接的方式,组织机关干部、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结对关爱等方式,面对面、心贴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培育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

——“乐”,坚持寓教于乐,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电影下乡和戏曲进乡村、广场舞培训等,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利用基层文化人才和平台,发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追求,活跃和繁荣基层文化生活,用文化涵育文明。

——“树”,坚持典型带动,组织群众选树身边文明实践先进典型,利用“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善行义举四德榜、道德红黄榜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先进典型到基层进行巡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开展道德评议和乡风评议,让群众对社会上和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褒奖善行义举,惩戒失德行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行”,坚持实践养成,组织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我参与”“讲道德做好人”“集体婚礼”“新式葬礼”等活动。有计划地举行节日庆典活动,以群众婚丧嫁娶等重要节点仪式为契机,培育文明礼仪,传承优秀文化。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移风易俗,积极投身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传承优秀家风家训,破除陋习、守信践诺、崇德向善,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三、队伍与阵地

(一)队伍建设

1.专家队伍。充分发挥讲师团职能部门和业务骨干的作用,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

2.专业队伍。用好民间文艺骨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致富能手以及优秀法律从业者、科技人才、高级医务工作者等各类专家人才,做好传文化、传技能、传知识的工作。

3.“五老”队伍。鼓励引导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加入志愿者队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广泛参与、亲身实践。

4.百姓宣讲队伍。组织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及文明家庭、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接受文明洗礼,体会“身边的感动”。

5.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整合组织、宣传、文化、卫健、科技、司法、体育及涉农部门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涵盖志愿者数量、专长等情况的动态数据库,每年列出不少于20项内容的“菜单式”专业志愿服务项目,供基层进行“点单式”选择。此外,各县(市)区和各村(社区)也要完善各自的志愿服务队伍,充实到志愿服务项目库中,满足群众需求。

(二)阵地建设

1.加强规范引导。以中心为依托,发挥好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等“五个平台”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作用,提高公共设施使用效益,在公共场所显著位置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牌匾、标识、指示等,刊载宣传党的理论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知识,公开公示文明实践的规章制度和活动计划,吸引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2.加强资源整合。在原有阵地的机构、人员、设施等权属不变的情况下,统筹运用现有各类公共服务阵地和设施,充分利用党员教育、理论宣讲、法律服务、体育服务及科教文卫服务等阵地,根据文明实践活动需要统一调配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3.灵活多样设置。依托政务服务大厅等为民服务窗口和观影购物、旅行餐饮、休闲健身等生活网点,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岗,使文明实践全方位融入日常生活。运用“互联网+”方式,综合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打造集策划、采集、生成、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媒体中心,建设互通共享平台。依托网络媒体,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课堂,扩大覆盖面、增强互动性。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x月)。各县(市)区召开专题会议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开展工作调研,制定出台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

(二)试点工作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在xx区已列入自治区试点的基础上,将xx县作为全市试点县,在xx区、xx县挂牌成立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其他县(市)区可根据实际,参照xx区和xx县的做法,因地制宜的推进相关工作。20xx年x月,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拿出样板。

(三)全面推广阶段(20xx年x月)。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完成全市所有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按照“市级抓协调、县级抓推进、乡级抓落实、村级抓服务”的工作机制推进落实。市委负责具体指导和督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负责牵头组织推进、督促落实,各县(市)区党委承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负责统筹规划中心(所、站)建设和实践工作开展,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委一把手要分别担任三级文明实践机构的负责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工作指导。市委宣传部要加强指导,按照“强三性”、“增四力”要求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各县(市)区党委要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专人负责。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制定和审核把关,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和力量,推进活动开展,建立活动档案。

(三)加强经费保障。各县(市)区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及活动开展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保障。因平台整合和工作需要,原各级财政拨付的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专项经费自动划转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制定具体的资金使用管理考核办法,进行统筹安排。同时,协调统筹县(市)区文明委成员单位积极参与,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文明实践。

(四)严格考核监督。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对各县(市)区和相关单位进行定期督查和考核。

(五)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市)区要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两微一端、宣传栏、党务政务公开栏等载体,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围绕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整合资源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建立运行机制、政策支持保障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及时总结文明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xx经验、打造xx样板,引导全市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文明实践报告 篇4

文明礼仪的实践报告

一、引言

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基本素养,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个人关系的重要保障。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文明礼仪,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维度,详细探讨文明礼仪的实践。

二、社会层面的文明礼仪实践

在社会层面,文明礼仪的实践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无论是在交通中道谢并礼让行人和其他车辆,还是在公共场所中尊重他人的安宁和隐私,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文明礼仪时应该做到的。其次,要注意言行举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传递正能量,避免恶语伤人,同时要尽量避免吐痰和随地吐垃圾等不良行为。除此之外,要遵守社会公德,如排队等待和维护公共设施的卫生。这些社会层面的文明礼仪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和谐、民众安全和公共场所环境的提升。

三、家庭层面的文明礼仪实践

家庭是培养孩子文明礼仪意识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学习的第一课堂。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家庭层面的文明礼仪实践至关重要。首先,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他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尊重他人并对孩子有耐心。其次,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待人,互相关爱。在言语交流中,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表达的内容,避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同时,应培养孩子对老人、弱者和动物的关心和爱护之心,让他们成为品行高尚且有同情心的人。

四、个人层面的文明礼仪实践

作为个人,我们要注重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实践。首先,要注重个人形象的维护。无论是在外出时还是在与他人交流时,都要注意着装整洁,保持仪表端庄。其次,要有礼貌、有耐心,并具备宽容的态度。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与人为善,给予他人足够的尊重和关注。此外,要懂得感恩之心,对他人的帮助、关心和付出表示感谢。这些个人层面的文明礼仪实践,将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并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五、结语

文明礼仪的实践是每个人应该关注和践行的重要主题。通过在社会、家庭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实践,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家庭关系并塑造一个更好的自我。只有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文明礼仪,才能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文明实践报告 篇5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x月1日,运用问卷的形式对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不记名问卷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17份,回收率97.5%,问卷容量为117。

(二)调查问题分析

1.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同学人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十分担忧,但只有百分之三十不到的同学经常关注生态环境偶尔关注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百分之五十以上认为环保与大学生有关但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对身边的人进行环保宣传,可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很少能够去考

虑去付出行动,几乎所有人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觉得一般或不满意但只有极少数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很多人认为地球一小时有意义,认为环境保护作用很大,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行动性差。

2. 80%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81%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60%同学对当今世界生态资源环境状况十分担忧,可见他们对环境十分关心。

三、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1)学校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

1:学校切实加强宣传力度。

2:取消食堂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3: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和惩罚措施。

4:学校以身作则,决策要符合生态文明。

5:增加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的数目。

6:积极参加生态环保活动。

文明实践报告 篇6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是加强和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宣传各项方针政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平台。隆政街道隆政村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着力聚焦头雁引领、氛围营造、盘活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实践计划,2022年上半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增强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村民的幸福感。

加强领导,发挥领头雁“举旗明向”的“引领力”

为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开展,隆政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领导小组和党建引领作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首先在培养人才,建好队伍上下功夫。隆政村依托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原有文娱队、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组织心系乡土、热心公益的社会贤达以及农村的文化能人,按照专业+草根相互补充、专职+业余相互辅助的原则,不断发展壮大村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文艺演出队伍。目前,拥有文化能人志愿者6人,百姓名嘴1人,文艺演出队伍1支,在理论宣讲、疫情防控、移风易俗倡导、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等活动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以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为目标,发挥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到田头”“学习新思想,喜迎二十大”“爱土情深志愿行”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20余次,增强村民对先进理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全面推进,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力”

2022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增强志愿服务的传播力、感染力,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隆政村以“优质、精准、高效”的服务方式,积极搭建八大平台,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让一朵文明之花绽放在隆政大地。

一是以“讲”促学,用“小宣讲”增加老百姓“大智慧”。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中,本人参与宣讲服务20余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老百姓带去一场场“文化大餐”。同时,邀请本村文化能人、百姓名嘴、退休干部参与各类宣讲,包括人文大讲堂、健康讲座培训、法律宣讲、安全知识宣讲、农业技术宣讲等40余次,致力于将我村的“隆家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做好做优,努力打造成具有隆政特色的精品服务项目。

二是以“评”带学,激发村民争优热情。本人召开文明家庭评比动员会,利用村里的红色大喇叭、志愿者入户做好宣传工作,并对五星文明家庭进行公示和粘贴标牌,让村民在评比中自觉讲文明,激发村民争做五星文明家庭户的热情。同时,上半年还推荐身边好人3名,更新善行义举榜3次,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学习5次,通过树立身边好榜样,营造文明新风。

三是以“帮”传情,增强村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全面实施关爱他人工程。上半年,全村共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看望慰问贫困户、“庭院传‘隆’音逐光向前闹元宵”、“冬日温暖志愿行亲子搭档传美德“、“党团联动,延续雷锋精神”、心理防疫关爱行动、防养老诈骗宣传、组织行动不便老人打疫苗等,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工作,让群众有认同、愿参与、真点赞,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盘活资源,激发干部服务基层的“驱动力”

2022年,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隆政村坚持把具有隆政村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和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紧密结合,整合本村资源,完善公共服务。

聚焦基层,激发群众谋发展。下一步,隆政村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以发展为目标,通过“传思想、讲政策、兴文化、树模范”四大载体活动的有效开展,把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技术、法律知识等送到百姓身边。同时,加强志愿队伍的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打造一支有能力、有热情、肯奉献的文明实践队伍,让新时代文明站工作深入人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明实践报告 篇7

巧搭党群连心桥,精准化服务群众

农村工作都是些繁琐小事,但却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XX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瞄准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提供精准化服务,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赢得群众的赞誉和支持。XX小区的“红色驿站”和党员中心户正是XX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地落实的缩影。XX村利用“1+5+N”制度(以1名优秀党员为核心,联系5名左右党员户及若干户群众)的优势,带领党员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扎实开展为民办事项目等方面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优秀党员们还入户走访联系群众,收集、整理、归纳群众的合理诉求,制定群众需求清单,通过党员领办、多方联办的形式,构筑服务解难的“连心桥”。

精排实践活动表,大众化理论宣讲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首要任务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XX村组织了一支志愿宣讲队,20XX年已开展宣讲百余场次,受众近2000人次。利用红色大喇叭,XX村及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红色故事等内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外,XX村创新宣传形式,精心编排每个月的活动菜单,用“理论转换厨房”把内涵丰富深刻的理论做成群众爱吃的“农家菜”,把党的创新理论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说唱、快板等形式,用花旦文化的文艺形式表达,将理论做成最对群众胃口的“农家菜”,形式上有趣,内容上也足够丰富。XX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资源,充分综合运用文艺体育传输点、科技科普传授点、创新理论传播点、文明新风传颂点和优秀文化传承点的优势,安排未成年人教育系列,老年人休闲系列活动,让群众在“面对面”“点对点”的体验中理论充电。

解锁时代新密码,常态化移风易俗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针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疏堵结合,教育引导村居民摒弃陋俗,追求文明新风尚。

XX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力引导文明新风尚,牵头成立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推选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由他们出面主持修订村规民约,为红白事酒宴订立开支上限,婚事提前介入、白事第一时间上门,甚至主动担当“服务员”“记账员”;党员带头移风易俗,建立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得到了扭转。实践站还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对积极参与移风易俗的家庭进行红榜公示并评优评先,对违反村规民约特别是厚葬薄养的家庭进行批评教育。

共筑免疫长城,全员化疫苗接种

疫情面前勇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在疫苗接种攻坚战中,XX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作为当前重大的政治任务,强化党建引领,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他们是疫苗接种的引导员、排头兵和安全员。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的优势,有序组织村民接种。另外,为共筑免疫长城,达到全员接种,XX村利用红色大喇叭和流动小喇叭,每天早上六点和晚上六点准时响起,进一步落实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助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20XX年下半年,XX村将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宣传氛围,通过举办多种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上门发放宣传资料,同时有效结合新媒体手段,例如利用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宣传阵地等进行宣传,不断创新宣传方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满足群众新需求,潜移默化地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总结经验,取长补短。XX村进一步整合村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融合八大平台的内容,努力开拓创新,组织多元化等实践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工作生活需要。

文明实践报告 篇8

消防助力文明实践报告


近年来,火灾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加强火灾防控和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消防助力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的消防意识得到了大幅提升,火灾的发生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消防助力文明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公众的消防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这些活动是多样化的,包括宣传教育、演练实践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宣传教育是消防助力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消防部门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和宣传工具,向公众传达火灾防控知识和消防安全常识。他们倡导广大市民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应对火灾逃生、掌握火灾报警器的操作等基本技能。同时,专家也通过演示和讲解,向市民介绍火灾的危害性和应对策略。这些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深刻认识到火灾的威胁,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消防意识。


演练实践是消防助力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消防部门定期组织各类消防演练,包括建筑物火灾逃生演练、市区灭火救援演练等。这些演练活动是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模拟真实火灾事故,考验参与者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通过演练,人们可以提前了解火灾的危险性和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对方法,并掌握紧急疏散的技巧。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市民的应对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另外,消防部门还通过组织消防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们积极参与到消防事业中来。这些竞赛通常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参赛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消防安全知识相关的问题,并完成模拟火灾场景下的应对措施。这些竞赛活动不仅促进了参与者的学习和思考,还提高了他们在实际情况中的应对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为消防部门发掘消防安全知识方面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


通过消防助力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公众的消防意识得到了大幅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和工作场所的消防安全,加强了对火源的管理和监控。火灾的发生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火灾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得到了大幅减少。


消防助力文明实践活动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公众的消防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应继续加大对这类活动的支持力度,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消防助力文明实践活动的作用,提升社会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

文明实践报告 篇9

消防助力文明实践报告


近年来,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提高公众的消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社会的文明实践,在某市某小学开展了一场消防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活动的开展是在学校、家长和当地消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的。组织了一次以“消防助力文明实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并邀请了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担任评委。通过准备演讲稿,同学们对消防知识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比赛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会场,整齐地排列在自己的座位上。他们紧张而兴奋,想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给大家。演讲开始前,准备了一段精彩的消防视频,向同学们展示火灾的可怕后果,引起了他们强烈的震撼和思考。


同学们按照抽签顺序进行了演讲。他们讲述了火灾的危害性、消防基本知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内容。其中,有的同学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向大家讲述了真实的火灾事故,并提出了正确的逃生方式。有的同学通过制作模型,展示了如何正确灭火,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称赞和掌声。


演讲比赛结束后,组织了一场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同学们按照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进行了模拟疏散。在途中,设置了一些障碍,模拟了火灾场景中的困难和危险。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迅速反应,寻找最安全的逃生方案,并及时报警。他们用实际行动检验了自己的消防知识和应急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消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实践。他们把学习到的消防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增强了整个家庭的消防安全意识。他们还主动参与社区的消防宣传活动,与邻居一起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逃生等知识。


还将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宣传和推广。通过校内的电子公告栏、学校网站以及社交媒体等渠道,向更多的人传递了消防宣传的重要性,提高了公众的消防意识。同时,还邀请了当地的消防部门开展了一场公益讲座,向社区居民传授消防知识并答疑解惑。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火灾的危害性,提高了自身的消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实践。消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不仅仅是一个学校、一个家庭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构建更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

文明实践报告 篇10

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XXXX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为打造“四优教育”(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促进“XXXX名校”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行见效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乡村振兴战略、脱贫巩固提升、党建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提升、教育科研、智慧校园大数据平台有机衔接,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提高教师队伍和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特制订XXXX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计划:

工作内容:

主要围绕以下三条开展工作:

第一、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努力打造成为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师生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第二、“实践”就是文明行为践习,既指思想文化的学习体验和行为文明的实践。依托实践志愿服务队,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具体为传思想,树信念;传道德,树新风;传文化、树自信;传政策,树关怀;传法律,树规矩。

第三、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志愿服务项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专业与志愿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综合实践结合“共享”校园等方式开展项目。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各项工作。

(二)加大宣传引导

各校(园)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当前的宣传重点,营造“学习、实践、实习”的浓厚氛围。要深入挖掘亮点,加大报道力度,力争在XXXX日报、XXXX周刊、XXXX微信等平台等主流媒体发布宣传。

(二)强化监督考核

建立和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评估考核细则,采取随机抽查、专项交叉督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志愿服务小队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将各志愿服务队推进完成情况列入年终目标管理和教师年终绩效考核。对不作为、慢作为、推动不力的单位或个人,第一次劝导,第二次诫勉谈话,第三次通报批评,情况严重的上报上级部门处理。根据XXXX关于XXXX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求,每月推荐出优秀的志愿者、志愿服务队、志愿项目给予奖励,同时年度根据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核方案给予评优。

工作进度安排:

3月份:完善XXXX关于XXXX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明实践工作考核方案(试行),检查各志愿服务队发布的项目和上报的资料是否符合要求。

4月份:着力抓文明实践工作内容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做,是否具体落实到位并进行整改。

5月份:在文明实践工作内容的要求上开展创新,并评出创新团队、创新志愿者、创新项目等。

6月份:着力把志愿者规模范围扩大,带动学生、家长参与文明实践工作。

7月份:各队做的所有资料,发布的所有项目进行总结,评选,找出优秀学习,不足改正。

争取县门户网站及以上有多篇我系统文明实践文章。

XXXX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XXXX年XX月XX日

文明实践报告 篇11

向着目标奔跑,何必在意折翼的翅膀,只要信心不死,就看的见方向,顺风适合行走,逆风更适合飞翔,人生路上什么都不怕,就怕自己投降。下面是课件为您推荐X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1〕43号)和《中共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2022〕18号)精神,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为标志,筑牢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广泛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投身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价值引领、内容为先。牢牢把握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色阵地属性,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着力建设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坚持重在实践、知行合一。把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群众实践结合起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在身体力行中坚定信仰、提升素养、激发奋进力量。

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弘扬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传统美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分类施策、突出特色。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和文化特点,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工作路径模式,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

坚持改革创新、整体推进。创新理念思路、拓展内容形式、丰富活动方式,注重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科技、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着力打造与共同富裕目标相适应、与美好生活向往相契合的思想文化阵地。

(三)主要目标。在巩固深化前期试点成果基础上,传承好经验做法,补齐短板不足、补强薄弱环节,全域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一步整合资源、巩固阵地、扩大队伍、丰富活动、建优品牌、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按照“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的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断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用特色品牌活动引领基层文明实践,使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使之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二、重点任务

(一)高标准推进阵地建设。

1、巩固提升三级阵地。以提升综合使用效率为导向,突出教育和服务功能,体现红色属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全面提升“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水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优化提升“1+9”推进平台,实现“一个中心、N点辐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使指挥中枢、教育培训、队伍孵化、文明体验、成果展示等的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各基层所(站)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务实管用的原则,激活闲置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在达到有固定场所、有管理人员、有志愿队伍、有活动内容、有实践项目、有醒目标识、有管理制度、有活动成效的“八有”标准基础上,加强所(站)的新建、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全面实现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高标准全覆盖。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进社区”和“乡村振兴联系村帮扶”制度,通过机制化结对帮扶,推动市、区优质资源向所(站)下沉,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构建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文明实践“矩阵”。

2、广泛延伸服务触角。创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工程,按照“不另起炉灶、不重复建设”的原则,在有效整合“爱心驿站”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等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便民利民导向,开发利用主次街道可开发空间、小区门房、社区周边服务用房、农贸集市、劳务市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重点公共场所,按照“八有”(有阵地、有标识、有志愿者服装、有志愿服务人员、有志愿服务项目或内容、有工作制度或管理办法、有便民服务设施、有活动宣传展示平台)“四必备”(“学习强国”广播站、图书角、宣传资料、志愿者服务登记簿)标准进行改造提升、统筹使用,建设百家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进一步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手臂,让群众就近就便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文明创建,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便民化的服务需求。

3、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强化数字赋能,依托“今日xx”客户端“文明实践”模块,完善宣传展示、互动交流、供需对接、统计分析、在线评估等功能,建立完善“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实现文明实践项目线上线下协同运行,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教育平台、“xx党建”信息化平台等优势,结合电子阅览室、学习强国10分钟大屏等设施,构建信息联通、线上线下智能互动的资源共享网络。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通的文明实践工作微信群和镇(街道)、村(社区)、组(小区)、楼栋、楼口五级网格管理微信群,搭建信息速递、文明传播、凝心聚力的文明实践网络平台。

(二)高质量加强队伍建设。

4、建强志愿服务总队。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党群联动”原则,建设覆盖广泛、数量充足、构成多元、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区级,强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政治引领、指挥调度、业务指导作用,依托“1+9”推进平台,不断加强理论宣讲、文明风尚、教育关爱、文化惠民、科技科普、普法宣传、体育健身、健康服务、生态环保等九支常备志愿服务分队规范化建设,精准对接全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实际需求,组建一批具有xx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各志愿服务分队按照总队统一规划部署,拓展志愿服务内容,下沉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引领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进行,形成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互联互促、互通互补的良好态势。每支队伍全年集中服务不少于12次。

5、壮大一线志愿力量。突出基层主体作用,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任务,在各所(站)建立一定规模的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先进人物、社会贤达、创业返乡人员等各领域带头人的能人效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等阵地资源,通过设立模范工作室等模式,孵化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带动基层群众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各所(站)组建志愿服务分队不少于10支,平均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组建至少10支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区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特点,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全区在职党员干职工注册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100%,人均每年从事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项目资助、结对帮扶、技术援助等方式参与志愿服务。

6、培育专业志愿队伍。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各医院(卫生院、服务中心、室、站)等专业机构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组建体系完善、担当可靠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吸纳大爱无疆、心理协会、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团队加入各中心(所、站)志愿服务组织,健全专业领域的志愿服务体系,在满足群众日常服务需求的同时,提升应急状态下迅速响应、专业救助、支援保障能力。同时,中心(所、站)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管理,积极孵化一批具有社会保障性、非营利性特点和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使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逐年提高。

7、加强能力素养培训。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开展志愿者培训轮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知识技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社会组织孵化、培训资源,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的文明实践骨干、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集中示范培训,培树先进典型,强化引领带动。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的主管部门发挥好部门资源优势,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本行业系统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集中培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用好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培训资源,组织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培训。

(三)高质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8、落实首要政治任务。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有效传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结合点,广泛开展分众化的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壮大宣讲队伍,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百姓名嘴”常态讲、青年讲师通俗讲,形成多层次理论传播队伍;积极发动“党员中心户“五老”人员、先进模范、新乡贤、退伍军人、文明实践员等共同参与日常说理,让身边人说身边事,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丰富内容供给,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结合群众阅读和接受习惯,每年组织编写一批乡土教材、宣讲教案、群众读物,依托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平台等网络平台推出一批宣讲课程、公益广告、短视频,满足民众学理论用理论的多样化需求。活跃宣讲形式,统筹运用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提档升级“云课堂·微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等宣讲品牌,打造一批党的创新理论主题广场、主题街、景观小品、公益广告,拓展传播渠道;广泛开展“大喇叭”小板凳”炕头宣讲”“宣讲+文艺”等理论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实践融入,强化互动体验,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9、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依托社区党建、综治等网格资源构建文明实践网格,组织志愿者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和思想动态,针对群体差异、代际差异,开展分众化、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服务。推广“好媳妇先锋队”“银发婆婆”“荣哥”“荣嫂”等有效组建形式和“窗帘行动”等有效做法,重点通过温情陪护、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关怀等方式,加强对老年人、留守和困境儿童等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对存在思想困惑、精神困扰的群众,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点对点开展宣传帮教、心理疏导,引导参加寓教于乐的文明实践活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着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净网”行动,大力宣传“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理念。组织文明实践网络志愿者开展网上宣传、网上评论等活动,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引导正确舆论导向,让社会主流价值占领网络阵地,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10、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选树活动,开设《立德润心·情暖xx》专栏,持续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拓展“道德银行”“道德信贷”孝善矩阵”等品牌项目,持续推广“孝善基金”“婆媳夸会”“孝善宴”“德润生日会”等有效做法,唱响xx“德”字品牌。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倡导开展写家史、读家书、谈家教、讲家训、立家规、传家宝和“家风家训挂厅堂”等文明实践活动,以淳朴家风带动社会新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发挥乡村少年宫作用,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时代新人”等主题活动。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群众性主题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行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修订完善“一约四会”,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破除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渗透,积极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推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吹得散的良好局面。

11、广泛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精准把握中国特色,紧扣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一品牌一方案”巩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大品牌”,在此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内容载体,孵化打造一批务实管用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便利化、专业化发展。推进“志愿之城”建设,常态化开展“逢6”包街包帮活动,深入开展“问题随手拍垃圾随手捡文明随时做”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动员各类主体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营造处处可志愿、人人可志愿、时时可志愿的全域化志愿服务氛围,以“文明实践”助力“文明典范”。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开展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积极倡导互助式志愿服务,组织群众亲帮亲、邻帮邻,从举手之劳小事做起,传递温暖关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以“微改造、小工程、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微小细”民生实事行动;针对群众个性需求和个别问题,开展“微心愿”“微诉求”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形成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四)高质量加强机制建设。

12、构建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落实区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区委常委会每年研究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不少于2次。调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日常工作调度,督促工作任务落实。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度,带动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和文明实践重点工作项目清单,明晰责任,带头示范推动,构建“各负其责、上下贯通、横向协同、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13、健全工作保障机制。运用好“中国志愿”APP和“xx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实现志愿者全员注册,建立志愿者台账信息,完善退出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制定志愿者礼遇办法,积极推广文明积分管理,大力普及“道德银行”,常态化开展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选树表彰工作,给予志愿服务队伍政策扶持、激励保障。注重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探索“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的项目闭环管理流程,将每月第一周的周六作为固定的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行动、天天有活动。积极构建政府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多元投入机制,区财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基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打造项目资金池,灵活引入社会公益和爱心力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扶持力度。坚持城乡一体推进,加大资金、资源和政策供给向基层倾斜力度,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到农村提供服务和实施项目。

14、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编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和提升文明实践站建设标准水平。研究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估标准,每年对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进行评估验收。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成效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巡察范围,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实绩考核,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和文明行业评定工作标准,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抓不懈、常态长效。

三、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各镇、各街道和区直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将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将本系统(行业)资源下沉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形成工作合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积极发挥协调和服务保障作用,加强工作提示、情况报送、示范创建、问题反馈、督促整改、实效评估等过程管理,将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部署要求抓细落实。

(二)坚持质量为先,强化工作实效。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准确把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将规定动作做一流、自选工作做出彩,既要继承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又要勇于创新创造,不断探索特色鲜明的实践载体和方法途径。要强化效果导向,坚持软硬件并重、建管用并举,既抓进度、更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区融媒体中心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要通过公益广告、拍摄宣传片、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制作发放知晓卡、编印口袋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功能作用、服务内容、活动方式、参与途径等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各单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情况和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通过“今日xx”客户端等,加大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力度,着力营造文明实践浓厚氛围。

相关下载

相关文章

下载排行

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